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5月22日下午,我校在多媒体教室开展了“民族文化交流活动——非遗竹编手工课堂”,全校师生一起近距离感受竹编工艺的魅力。本次活动邀请了竹编非遗传承人肖柳红老师授课。

肖柳红老师指导同学们制作竹编手工艺品
竹编工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不仅蕴含着劳动人民的辛勤智慧,更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。活动现场,肖柳红老师为师生讲授竹编的历史以及工艺。在互动教学环节,课堂分成三个小组,每个小组分别学习制作冰箱贴、扇子和杯垫手工艺品。肖老师向现场师生展示了竹编的几种编织花纹,耐心地指导师生们进行编织。细长的竹条在指尖穿梭,尽管手法生疏,但大家热情十分高涨,拿着亲手制作的竹编手工艺品感叹:“竹编手工艺品制作过程虽然很难,但完成作品特别有成就感,更深刻体会到竹编非遗技艺的匠心精神。”活动还特别设置了壮族美食体验环节,师生们在舌尖上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。

我校师生制作竹编扇子
作为乐博体育app“民族团结一家亲”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,本次非遗竹编手工课堂,不仅使我校师生掌握了竹编工艺制作,感受到传统工艺的细致与乐趣,更是促进了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。未来,我校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,深化民族团结教育,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。

师生展示竹编手工艺品

师生展示竹编手工艺品
供稿/学工部
文/陈一敏 图/覃忠泽
一审/杨晓霞
二审/陈蕾
三审/马毅